常见职务犯罪解读 | 对单位行贿罪
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一条是关于对单位行贿罪的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的,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一、本罪的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而且,单位也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二、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高检发释字〔1999〕2号),对单位行贿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个人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2.个人行贿数额不满10万元、单位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2)向3个以上单位行贿的;(3)向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行贿的;(4)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三、罪与非罪界限
在区分本罪的罪与非罪的界限时,主要看谋取的利益是正当利益还是不正当利益。如果行为人为了谋取正当合法的利益,如本来应当给办理的营业执照、户口转移等手续由于长期得不到解决,或者为了尽早得到解决而采取送钱送物的手段;或者被勒索而被迫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的,则不构成对单位行贿罪。如果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即使被勒索的情况下行为人向有关单位给付财物的,仍应以对单位行贿罪论处。
四、处罚
自然人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应该注意的是,个人假借单位名义,为个人利益而向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行贿的,应以自然人犯罪论处,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9号),单位犯本罪的,对行贿单位的罚金应当在十万元以上犯罪数额二倍以下判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曹静静)
附件下载:暂无下载地址
相关文章
- 01-0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之一 为新征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 01-0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之三丨与时俱进完善纪律规范
- 12-09问责条例释义 | 问责事实材料和问责调查报告有何要求?
- 11-30问责条例释义 | 问责主体及其职责是什么?
- 09-26图解监察法实施条例丨公职人员涉嫌18个滥用职权犯罪,监察机关依法调查
- 09-23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
- 09-22图解监察法实施条例|监察工作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 09-22图解监察法实施条例丨监察机关领导体制图鉴
- 06-04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一)
- 06-03图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