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为民办实事故事 | 一条“车渡船”搭起一座“连心桥”
“做梦也想不到,我这辈子还能看到这么大的船,能装进车子,以前我孙子回家看我要绕老远的路,现在一眨眼就过来了,看病也不愁了,太感谢你们了!”近日,盱眙县鲍集镇淮西村80多岁的张老汉看到进村回访的省委第一巡视组人员时十分激动,一把拽住工作人员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我们什么都好,就是不敢生病,生病了不好出去,就医也成问题。”今年11月5日,巡视组主动下沉到盱眙县最偏远的淮西村开展调研,张老汉随口的一句话,深深地烙在了走访人员的心里。
经调研了解,在淮西村常住人口中,除5名村干部外,其余大多为60周岁以上留守老人。村子位于盱眙县西北部,是鲍集镇嵌入安徽省明光市的一块飞地,镇村之间隔着淮河。“隔河千里远”,两岸居民长期以来仅靠一条简易渡船往来,开车绕路回家要两个多小时,加之跨省隔河,异地就诊办理手续较为复杂,留守老人就医问题亟需解决。
针对村民反映的“出行难”“就医难”问题,省委第一巡视组迅速行动,吃透政策、精准研判、把准关键,及时下发边巡边改问题移交单。
针对交通问题,督促盱眙县坚持短期便民举措和长期规划方案并行。先用租赁方式“短平快”地解决老百姓出行难题,同时利用现有平台资源,加快联系、加速对接,力争在12月底前完成图审、签订造船合同、开工建设渡口码头等工作,明年5月份前完成“车渡船”及渡口升级全部工作。
“我们第一时间与扬州某船厂联系,进行实地、实物考察,并报请上级机关对船体进行技术审核,完善相关手续,第一时间将渡船运到码头,投入使用。同时,还会同鲍集镇对码头两边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确保车上岸时能安全通过。”盱眙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渡口和渡船前后对比
针对医保问题,省委巡视组明确责任主体,压实工作责任,推动与安徽省明光市医保部门“一线畅连”,为淮西村全体村民办理异地就诊手续,实现异地同比例报销。
“如今,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出行和就医了。”“孩子们也可以经常回来陪陪我们,党的政策好啊!”淮西村的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天。
“为群众办事,再多也应该;为群众办事,再累也不怕。我们希望通过巡视,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用实际成效,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省委第一巡视组相关负责人表示。(省委第一巡视组 徐锐)
附件下载:暂无下载地址
相关文章
- 07-17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把“问题清单”转变为“满意清单”
- 07-16李希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常委会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坚强保障
- 07-15本网评论丨推动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项举措落实到位
- 07-08中国纪检监察报评论员文章丨深刻把握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推动学习教育取得更大成效
- 07-07本网评论 | 反腐败必须规范权力运行
- 07-07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攥指成拳聚合力
- 07-07本网评论 | 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
- 07-07中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 营造崇廉拒腐良好风尚
- 07-07纪检监察机关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确保学习教育善始善终取得实效
- 07-07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真抓实干激扬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