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高层声音 >> 深度关注丨擘画壮美蓝图

深度关注丨擘画壮美蓝图

发布时间:2020-10-30 浏览次数:3675次 【字体: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薛鹏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在北京胜利闭幕。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了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发出了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伟大号召。

即将开启的“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这一关键时期召开的五中全会,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

分析发展形势,做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判断

形势清,方向明。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为我们深刻理解“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发展环境,谋划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遵循。

从国内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从世界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但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虽有挑战,更多的是机遇。

全会强调,“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新发展阶段,要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可以说,新发展阶段是一个‘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时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教授王君超告诉记者,以经济为例,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拥有9亿多劳动力和1.7亿多各类人才,为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条件。

擘画远景目标,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擘画了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九大远景目标。

“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全面擘画,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全面和具体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党建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田坤说。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即“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交通运输业、现代国防”;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党中央制定了“分三步走”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在20世纪末总体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后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党的十九大明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用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最初是‘四个现代化’,后来是‘小康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田坤说,“‘十四五’是未来30年新征程的起点,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五年,因此五中全会把五年和15年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考虑,在制定五年规划的时候,也制定2035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期间实现六个“新”的具体目标,做好十二项重要领域的工作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十九届五中全会在确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同时,确立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即“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编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主要目的是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的方向和目标,体现着一定时期的任务和特点。比如,为实现工业化,从“一五”计划到“九五”计划,持之以恒地推进工业建设,完成了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任务;从“十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确定了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八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中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四五”时期,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人民在物质文化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报提出的六个‘新’目标,包含着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目标的意思,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许素菊认为。

为推动实现六“新”目标,全会谋划了12项重要举措,即“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和“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在“十四五”战略布局的表述中,明确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翻开五中全会公报,一个提法引人关注——

在“十四五”战略布局的表述中,明确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我国即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11月,在福建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全面”,要求“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2014年12月,在江苏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首次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2015年2月2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四个全面”是“战略布局”,并且第一次用“战略布局”这个词来概括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是理论创新之本。随着“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新表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遵循的是实践中探索、探索中实践的规律,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全会公报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强调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回看新中国70多年来的非凡历程,正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极大调动,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计划)”编制实施,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自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数据显示,从经济增长上来看,我国在1952至1978年间增长率为6.1%,1979至2019年经济增长率为9.4%,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与持续时间最长的高速增长奇迹,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15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强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

5年来,出台《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等党内法规,作出中央书记处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国务院党组、全国政协党组、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每年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报告工作等制度性安排,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等改为委员会……党的全面领导在体制机制上得以强化,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十三五’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证。”许素菊认为。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号角催人奋进。

附件下载:暂无下载地址